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统战工作- 正文

青山同雨云 明月照中华

发布日期:2024-10-21浏览量:

                                                      

学校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征文

北疆落雪,南国生花,一轮明月同照九州大地;

东海泛浪,西域映霞,不同乡音共诉复兴伟业。

                                                                    ——题记

烟雨江南,初见

站在叶城,远眺南边的喀依哈拉山,巍峨壮丽,堪称自然的雕塑艺术。这条山脉包含了十四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以及大小型经典冰川百余条。其中海拔最高的是喀依哈拉峰,高达7546米,银装素裹的雪山上,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我的脸上,我深深地看着那一座座巍峨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默默地和他们告别。这次,我即将离开生我养我十八年的故土,前往遥远的江南,进入一所充满未知的江南校园学习。

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踏上了开往南国的列车,火车一路疾驰,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穿过雪山、沙漠、草原,离开了我熟悉的新疆疆域。再往前,就是荒凉又浪漫的大西北,河西走廊就在这里,她自古就是中国中原地区沟通西域的交通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大量的文化遗产坐落于此,看着窗外急速倒退的风景,仿佛做了一场旷野的梦。当列车报站:“前方到站嘉峪关”,突然忆起语文课文中的诗句:“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就位于嘉峪关西面,出了这个关,此去就真的再无故人了,我忍不住湿了眼眶,不知是为了诗里的那位故人,还是为我自己。

在兰州转车,一路南下,青山绿水,就来到了真江南。江南,那个传说中的水乡泽国,对我来说既神秘又陌生,我默默地为自己打气。我深知这次求学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添彩,是为了将新疆维吾尔族文化带往我从未踏足的江南水乡,更是为了学有所成,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回到自己的家乡叶城,为家乡的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火车翻山过河,窗外风光变换,经过两天两夜,最终缓缓抵达长沙,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校园。和任何远离家乡的学子一样带着踌躇与不安,但又满怀期待与憧憬。这里是一方新的天地,这里是一片绿意盎然的乐土,只是初见,我却已爱上这里。

新的朋友,你好

刚入学,对这里的一切都不习惯,气候不习惯,作息不习惯,普通话也不标准,大学的第一课还是艰苦的军训。由于吃不惯食堂的伙食,每餐只吃从家里带来的馕,看着快要见底的馕,一筹莫展。“听说校门口有一家很好吃的新疆烧烤,好想尝尝西域美食呀,你要一起吗?”室友小李微笑着问我,其他几位室友也附和:“我也好想吃呀!”我飞快放下手中的馕,和她们去吃新疆特色餐。到了店里,我大快朵颐,很久没吃这么开心了,但是当我吃饱放松下来,才发现,其实室友都不太吃的习惯,却依然很开心地在吃,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在无形地照顾我,又不想我有心理负担。

经过那次,我发现,当我顶着高温军训快要中暑时,会有同学不经意递过来的降温贴;当我说话表达不清楚时,会有暖心的学姐提醒我不着急,慢慢来;当我因想家偶尔情绪低落时,会有老师柔声细语的安抚和鼓励……原来,我被爱意包围着,接收到大家的暖意,我也快速成长起来,积极去适应这里的生活。短短两周,我就结识了新朋友。来自湘西土家族的小彭,听她讲湘西赶尸的故事,原来,赶得不是封建迷信和恐怖,赶得是在外为国而战的烈士们的遗体,赶得是落叶归根,赶得是无数家人的思念;来自永州瑶族的小何,听她讲捕蛇者的故事,讲述瑶族人民的勤劳智慧,讲述随着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深入贯彻,瑶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故事。来自汉族的小李,经常带着痴迷的神情听我们讲少数民族的故事,我们常常觉得她的表情很可爱;我也会给她们讲遥远的西域的故事,讲雪山的故事,讲维吾尔族的故事,也讲在边疆守护国土的边防战士们的故事。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守中华复兴梦

现在,虽然开学不久,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已经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有一次,注意到来自新疆的另外一名同学古丽因为语言不通顺无法融入大家的圈子,我主动上前去帮忙,尽管一开始他们都十分陌生,但大家的热情逐渐包围了这位维吾尔族的同学,慢慢地她和大家聊开了,彼此间有说有笑,大家帮助她了解江南的文化和生活,古丽则向大家说起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家乡。听老师和学长学姐说,自从我们学校招收新疆籍学生后,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师生们开始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各族师生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每年的古尔邦节,大家还会一起欢庆,共享喜悦,各族同学们的友谊愈加深厚。

军训即将结束,翻开日记本,我提起笔,坚定地写道:“我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在维吾尔族的教室里向孩子们讲述江南的故事,我想让更多的孩子去看看江南。”我写了两遍,一遍汉字,一遍维吾尔文。

少年强则国强,强国复兴离不开我们每个青年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今日之中国是团结的中国,是和睦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浩浩中国魂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日月同光,长存天地寰宇而不绝。

(作者:学前学院姑丽亚尔·吐尔逊,指导老师:李沅原)